一、活动背景
贵州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升本校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全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特策划本次系列科普教育活动。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贵州省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营造“人人关心生态、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校园氛围。
三、系列活动具体方案
(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科普活动创意大赛
1.活动目的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认知与实践经验,从多维度思考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工作,挖掘创新性科普思路与方案,同时加深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理念的理解。
2.活动对象
全校范围内的个人及小组(鼓励跨专业组队等)。
3.活动时间
创意征集阶段:2025年9月15日至9月25日
创意初审阶段:2025年9月26日至9月30日
创意决赛评选:2025年10月13日(根据初赛人数确定决赛地点)
获奖创意展示阶段:2025年10月14日至10月16日
4.活动内容与流程
(1)科普创意征集
依托各二级学院的网络平台(包括QQ群、微信群、学院网站等)发布活动通知,明确创意主题、要求、提交方式及奖项设置。
假设参赛者是科普宣传员,准备一份15页以上的宣讲PPT,以及与PPT对应的逐字稿即可参赛。创意主题需围绕以下任一方向展开:
生态文明思想宣讲:例如,如何创新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形式,使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更好理解;针对乡村地区,如何设计贴合实际的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方案等。
生态经济发展:例如,如何科普贵州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工业等生态经济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如何通过科普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经济消费等。
生态环境现状:例如,如何科普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特点与保护难点;如何让公众了解贵州主要河流、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现状及保护措施等。
生态理念宣传:例如,如何培养公众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如何通过科普引导公众形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良好习惯等。
具体案例请参考《附件1:科普创意案例参考》,杜绝AI!
参与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附件2(“探索多彩贵州 呵护黔山秀水——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科普创意大赛报名表),并将创意电子版(PPT与逐字稿)一起发送至指定邮箱(邮箱地址:1683194063@qq.com),邮件主题注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科普活动创意大赛+姓名/小组名称+创意名称”。
(2)创意初审
组建初审评委组(由活动指导教师、经验丰富的科普志愿者、主题相关专业学生代表等组成),根据创意的主题契合度、创新性、可行性、科普性等标准,对所有征集到的创意进行筛选,选出进入复审的创意。
提交符合要求作品的第一作者可加综合课外科技活动2学时。
(3)创意决赛评选
决赛评委组(在初审评委组基础上,增加生态文明研究领域专家)对进入复审的创意进行现场展示评审,从内容深度、创新性、可操作性、预期社会价值等方面打分,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创意所有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获奖创意优先参与后续科普活动宣讲(有偿参与)。
一等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及联想小新平板11一台。
二等奖(2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华为FreeBuds 7i蓝牙耳机一副。
三等奖(3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小米(MI)手环10一只。
优秀奖(6名):颁发荣誉证书及生态环保纪念品。
上述获奖者可额外增加综合课外科技活动2学时。
(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科普知识问答
1.活动目的
以问答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包括生态文明政策法规、生态环境常识、贵州生态建设成果等,提升学生的生态知识储备。
2.活动对象
全校所有师生。
3.活动时间与地点
2025年9月15日中午11:30分开始,在鉴湖边活动现场设置答题区域。
4.活动内容与流程
(1)题库建设
组织生态环境领域专家、教育工作者等编写知识问答题库,题目内容涵盖:
生态文明思想相关知识(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重要论述等)。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如《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
贵州生态环境现状(如贵州的森林覆盖率、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特有物种等)。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在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成果)。
生态环保常识(如垃圾分类知识、节能减排方法、水资源保护措施等)。
题库题目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类型,题目内容包含基础常识和实用环保技巧等。
5.活动奖励
参与者现场答题,答对可领取纪念品一份。纪念品限定200份。
参与者完成答题后可加综合课外科技活动1学时(活动开证明需现场签到)。
(三)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短视频评选活动
1.活动目的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效,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社会理念转变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增强学生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
2.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3.活动时间
短视频征集阶段:2025年9月15日至10月10日
短视频初赛暨决赛评选:2025年10月11日-10月14日
4.活动内容与形式
(1)“生态贵州・你我同行”科普短视频
征集内容:鼓励参赛者利用新媒体手段,创作与贵州生态文明相关的有趣易懂的科普短视频,参考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理念传播类: 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
知识科普类: 解读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中和、碳达峰、污染防治(水、土、气)、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等前沿政策与科学知识。
实践行动类: 展示生态修复工程成效、环保科技创新、绿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节约粮食、减少塑料使用等)、民间环保行动等。
自然之美类: 展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等地的自然风光与动植物生态,激发公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生态故事・你我共讲”微故事评选
故事内容: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故事,如生态护林员守护森林的日常、环保志愿者参与污染防治的历程、推动绿色转型的经验、贵州生态保护的技术与方法、地区开展生态治理的成效等。
5.作品要求
以上两种主题任选其一,作品必须为原创,主题鲜明,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鼓励创新表达。杜绝AI!
6.形式规格
视频格式为MP4、MOV等主流格式,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 (1080P),视频时长为2分钟至5分钟。
7.活动奖励
上述活动参与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附件3(“探索多彩贵州 呵护黔山秀水——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短视频评选大赛报名表),并将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邮箱地址:1683194063@qq.com),并注明参与活动类型、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及作品简介。提交符合要求作品的第一作者可加综合课外科技活动2学时。
共评选出12个优秀作品(作品所有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给予证书和奖品。
一等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及联想小新平板11一台。
二等奖(2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华为FreeBuds 7i蓝牙耳机一副。
三等奖(3名):颁发荣誉证书及小米(MI)手环10一只。
优秀奖(6名):颁发荣誉证书及生态环保纪念品。
上述获奖者可额外增加综合课外科技活动2学时。
四、活动联系人
陈秋雨,联系方式:189851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