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跨越山海探真理 知行合一育英才 ——地理与资源学院2025年地理综合实习圆满收官

   时间:2025年05月22日 12:16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为深化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推动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5月10日至17日,地理与资源学院组织189余名地理科学类专业师生奔赴海南,开展为期一周的地理综合实习教学之旅。

一、深化实践教学,开启山海之旅

此次实习活动在前期充分论证和准备下,由地理与资源学院分管实习工作的副院长吴亚平作带队领导、郑建副教授作带队组长,廖昕荣、樊云龙等多位资深学科教师带队,并邀请海南师范大学钟琼芯教授合作指导,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通过沉浸式实践场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二、行程紧扣学科,调研深度赋能

实习行程紧扣学科特色,以学习小组课题考察为主线展开深度调研。首日,师生在廖昕荣和钟琼芯带领下走进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观察红树林植物“胎生繁殖”的独特现象,系统剖析红树林动植物在海岸防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中的生态价值;东郊椰林考察现场,曾璐结合产业案例,研习椰林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次日,樊云龙、李松涛两位教师带领团队探访三亚天涯海角,实地观测珊瑚礁海岸地貌特征,采集样本分析海洋地理环境演变机制;亚龙湾的碧海银沙与海底生态,则为海洋资源研究提供了生动素材。后续行程中,师生深入东山岭与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在李松涛和刘兴指导下考察火山地貌与熔岩景观,观察岩石样本探究地质构造变迁,解析火山岩风化成土过程及其与喀斯特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差异;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内,吴亚平以红色历史与地理环境的互动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人文地理的深层关联。实习收官之际,同学们带着李萍的提问考察了海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史料,回溯海南地理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协同关系,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另外,实习指导小组还派出小分队考察了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进一步研习热带雨林地质地貌和生态特征作铺垫。

三、学生感言:身临其境方悟真知

从红树林探秘生态密码,到博物馆解码文明基因;从火山地貌追溯地质脉动,到红色圣地聆听历史回响——这场热带岛屿上的地理实践,是知识与行动的深度融合,更是青春与热土的深情对话。实习期间,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远超预期。同学们感慨:“红树林根系在潮汐中舒展的瞬间,让我们真切领悟‘海岸卫士’的生态智慧;雷琼火山岩的每一道纹路,都镌刻着地球亿万年变迁的史诗——这种身临其境的科研体验,是课堂无法复刻的震撼!”通过实地观测、样本分析与团队协作,学生们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更深刻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实践魅力。

四、立足实践育人,擘画未来蓝图

此次海南实习是我院深化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通过“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愿学子永葆探索热忱,以地理思维丈量世界,用团队智慧书写未来!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多元化的实习模式,培育兼具扎实学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人才,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可持续开发贡献力量。

东寨港考察红树林生态系统实习点合影


鹿回头俯瞰海岸地貌实习点合影


指导教师团

认真讲课的指导教师们

专心研习的同学们

/图 陈璐 刘兴   一审/吴亚平 二审/罗绪强 三审/杜彪


上一条:贵州师范学院第二届党委第五轮巡察第二巡察组巡察公告
下一条:地理与资源学院部分师生赴贵州非遗展览馆实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