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课程实践与访企拓岗双线融合 深化产教协同育人

   时间:2025年11月11日 11:14 [ ] 浏览次数: 来源:地理与资源学院 视力保护色:



为推进环境工程学、环境化学课程实践与访企拓岗协同发展,2025年11月7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系主任赵志猛、教师陈京晶和自然地理与环境专业教师刘兴带领2023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全体学生、2025级资源与环境研究生,开展“课程实践+访企拓岗”融合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与贵阳环境监测中心,实现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课程实践首站: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

师生团队抵达以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的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展馆通过"一条河述说一座城市的故事"主题展区,系统呈现南明河从“劣Ⅴ类黑臭水体”到“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蜕变历程。在河流水系水库图展区,学生直观了解贵阳市“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技术体系。科普书屋内,结合南明河治理案例,学生深入解析“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四大举措的技术逻辑。知识问答环节通过互动问答深化对贵阳水系、水质监测等专业知识的理解。

课程实践次站:贵阳环境监测中心

团队转战贵阳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集群。在气相色谱质谱室,技术人员讲解检测流程,强调“前处理-进样-分析”全流程质量控制标准;液态谱质谱室则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有机污染物溯源技术。离子色谱室现场演示阴阳离子同步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室展示重金属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实验室安全培训环节重点强调危化品存储规范与应急处理预案。通过对比不同仪器的检测限与精密度,学生深化对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的理解,掌握从样品采集到数据处理的完整实验流程。

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同步推进

本次活动同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系主任赵志猛与贵阳市水环境科普馆与贵阳环境监测中心的张思佳就“环境监测人才需求”展开深度对话。企业方指出,当前急需掌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熟悉环境标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并提出共建“协同育人基地”的设想。陈京晶、刘兴两位教师结合课程实践内容,提出增设“现场监测模块”与开发“环境监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课程改革方案。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将为我校实习生提供相关实习岗位,也表示将优先录用掌握前沿监测技术的毕业生,并开放实验室资源支持学生创新项目。

此次“课程实践+访企拓岗”融合活动,不仅让学生在真实产业场景中验证课堂所学,更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了环境监测领域的人才需求趋势。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环保企业的协同创新,优化“理论-实践-就业”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输送更多"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文:赵志猛、刘兴 一审/吴亚平 二审/罗绪强 三审/杜彪

上一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考察与访企拓岗双线并行 共育高素质人才人才
下一条:访企拓岗与课程实践融合推进产教协同发展

关闭